澳大利亚大堡礁面临生态危机
《英国皇家学会学报》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,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数量近20年来下降超50%。科学家警告,如果海洋温度继续升高,珊瑚规模还会进一步萎缩。
研究人员发现,1995年至2017年间,沿大堡礁2300公里长的珊瑚群落中,大、中、小型珊瑚数量均减少了50%以上。研究表明,2016年和2017年创纪录的水温上升导致珊瑚出现大规模白化现象,对大堡礁珊瑚数量的减少影响很大。2020年初,大堡礁出现了更大规模的白化现象,其影响还有待评估。科学家表示,珊瑚的大规模白化是海洋发出的“紧急求助”信号,人类应行动起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。
珊瑚白化是指珊瑚颜色变白的现象,出现这一现象表明珊瑚变得更脆弱。如果生长环境恢复正常,珊瑚可以实现自我修复,但需要数十年时间。报告的作者之一、澳大利亚詹姆斯·库克大学教授特里·休斯指出,如果未来海水温度升高能够控制在1.5至2摄氏度之内,珊瑚还能生存,否则将凶多吉少。
由于珊瑚是许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,珊瑚数量的减少对大堡礁的生态平衡将产生负面影响。澳大利亚大堡礁海洋公园管理局2019年发布的报告将大堡礁的前景展望从“糟糕”调至“非常糟糕”,主要原因是对各方联合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效缺乏信心。
此间媒体认为,大堡礁面临的生态危机也与澳大利亚政府保护措施不力、应对气候变化态度消极密切相关。澳政府近年来在能源绿色转型上步调缓慢,拒绝作出具体的减排承诺。从2015年起,澳大利亚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就进入了不降反升的通道。澳独立智库气候研究所认为,政府的减排政策与联合国目标并不匹配,澳政府承认2030年的减排目标恐难完成。(来源:人民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