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艺娱乐

香港回归20周年,他们的电影人如何征战内地?

很多观众可能不会知道,我们小时候刷了无数遍的82版《少林寺》是内地香港的合拍片。也就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,到1997年香港回归,再到2003年CEPA(《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》)签订,内地和香港的电影工作者开始摸索着如何磨合、共融和共赢。在此期间,香港导演们也在尝试着走出“东方好莱坞”,寻求艺术表达的更多可能性,最后又无一例外地选择北上回家。

一、西征好莱坞,悉数落败而归

上世纪90年代起,吴宇森、陈可辛、徐克、王家卫、林岭东、于仁泰等等叫得上名号的大牌导演们前赴后继征战好莱坞,带出一拨“留洋”试水。然而很不幸,“水土不服”让他们无一例外地铩羽而归……

于仁泰、林岭东、彭氏兄弟、徐克只能在好莱坞最熟悉的灵异、动作题材上戴着镣铐跳舞。《曼谷杀手》、《弗莱迪大战杰森》、《地狱醒龙》都难逃恶评。

二、广阔土壤上的紫荆花香

比起强行迎合好莱坞审美,香港导演的集体北上更像是美丽的紫荆花找到了合适的滋养土壤。内地电影产业不仅资金雄厚,票房市场跳跃式增长,在文化积淀、题材涉猎、审美意识等方面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。

除了取景的多样性,内地深厚的文化积淀也为香港导演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题材内容。他们从神话传说、楚汉争霸、三国故事、明清宫廷中不断突破思维与技术的局限,和内地剧组们一起丰富着类型片的种类。

三,血脉相连的文化融合

CEPA签订十年后的2013年,合拍片已经占到了国产电影总票房的60%,这个比例还在一年年攀升。内地和香港的合作正式进入了持续发展、繁荣互利的轨道。更让人欣喜的是,合拍片不仅在人才、题材、技术手段上日趋和谐,文化上的水乳交融带来了更多积极的能量。

以前的《狮王争霸》、《唐伯虎点秋香》等虽然也是合拍电影,但仍以香港文化为主导。香港回归后,有着“同一血型”又更为丰厚的内地文化逐渐影响着香港电影工作者。深受西方文化、岭南文化影响的香港电影在回归后渐渐消除了文化身份焦虑,在“北上”的过程中找到了归属感,完成了身份确立,“娱乐至上”的创作理念也慢慢被“寓教于乐”取代。

年轻一代的香港导演们表现同样亮眼,较之前辈,他们能更好融入内地节奏,不拘题材,擅长沟通,以香港相对完善的电影工业体系,融入内地相对完整的电影美学。曾国祥的《七月与安生》、《醉后一夜》等作品已经能无缝接入内地文化,展现内地年轻人的青春成长和生活打拼。

以往我们会感动于《英雄本色》、《喋血双雄》这样的港式“兄弟情”,如今会被像《十月围城》、《湄公河行动》这样为国、为信念而勇于牺牲的“侠之大者”的民族气节而热泪盈眶。

合拍电影正从纯粹“香港制造”的《岁月神偷》中怀念的“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”港式人文中开拓出更加广阔的文化价值。

香江和长江流的都是一脉相承的血液,紫荆花也只有在深厚广阔的土壤上才能盛开得繁英满树。(来源:腾讯娱乐)

 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